編劇這條路(7) – 編劇的階段性任務

剛入行時,編劇關心的是付出的勞力能否拿回等值酬勞;等簽下第一份編劇合約,你可能會關心另一個問題:「這個故事,我能從頭寫到尾嗎?」

這就跟戀愛交往能不能走到結婚一樣,有太多複雜的因素要考慮。

日劇《寫不出來》才第二集,編劇男主角就遇到換人危機XD

有人能在中學就遇見命中注定的另一半,兩人順利愛情長跑最後步入禮堂。也有非常多人,都是在感情路上碰碰磕磕,一路將自己變成更好的人,或一路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,盡一切人事,聽天命等待良人出現。

一套電視劇劇本,前期開發是最耗心力的,總會經歷無數次質疑、推翻,無限反覆地掏空與填充自己……然而,大部分的費用,都是在寫劇本階段才拿得到。站在工作的角度,付出這麼多,誰都希望能走到最後把合約上寫的費用全拿。只是大多時候沒有這麼簡單。

寫劇本的過程,翻本是一個必經的過程。前三集,翻十來次都很正常。然而,編劇的心是肉做的,第一次修改劇本,你依然熱血沸騰,但第二次、第三次……第二十次呢?嗯,可能不到第十次,製作方就會考慮換編劇了。

很多編劇對於「被換掉」這事的體驗很負面,劇本寫一寫被換掉,聽起來是自己能力被否定,是我不夠好,你才不要我。對於那些不要自己的甲方,他們像懷有恨意的前男女友,會私下打聽甲方最後找了誰,等播出後看東西有多爛。其實這之中摻雜了許多負面情緒,如果可以,是不是能用更健康的角度去看待「換人」這件事呢?

寫劇本像是一場球賽,每個上場的運動員(編劇)體力和耐力都有限,當一個編劇因為頻繁的翻改調整,體力和身心靈都到達極限,其實再叫他改一百次劇本都不會好看,有時候,真的沒有必要再遵守從一而終的美德。此外,每個編劇的長處也截然不同:有人擅長開發、有人擅長組織情節、有人擅長寫對白……如果寫劇本是一場比賽,教練(製作人)是不是也應該思考怎麼做人力調度?比起一個編劇從頭寫到尾,會不會有更好的成員組合呢?

放眼望去,美國影集同一個季度的不同集次,別說每集有不同的編劇,連每一集的導演都可能不同。只是台灣的拍片預算規模不大,無法這麼操作。

越成熟的產業,越要往專業分工靠攏。身為一個職業編劇,應該要正視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階段性任務,可以天長地久是一種傳說,但很多時候,編劇只能陪故事走其中的一個階段,也許是寫初稿,也許是改人設,又或者是要進拍攝前的最後修整……也可能你是最終集的救援投手?階段性任務完成,心倦了緣分盡了,適度放手對彼此都好。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掛名要喬好、稿費要協調好,這都是最基本的,只是有些製作單位並沒有妥善處理這一塊,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