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看《 我們不能是朋友》第六集了嗎?
這禮拜來聊聊子媛。
許多觀眾看了子媛的遭遇,紛紛覺得警世,歸納出諸如「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」「女人不要靠男人」「不要情緒勒索」等結論……討論都蠻有意思的,不過除了思考已經看到的事實,我也想追本溯源來聊聊,子媛和克桓的十年愛情長跑,究竟出了什麼問題?
(注:本文僅就人物關係做討論,不涉及未播出情節之劇透)
十年之前,克桓不是什麼創投CEO,只是個窮學生;子媛也不是什麼貴婦,頂多只是愛打扮的大學女生。當年的他們,跟走在路上會看到的大學生情侶毫無二致。但十年來,他們究竟做錯了什麼,才走到今天這一步呢?
以前讀書,常聽到所謂「大四分手潮」、畢業後聽到男性友人被「兵變」,學生時代的純真愛情,往往一出社會就出問題,到底是愛情的抗壓性太低?還是一開始就愛得不夠真心?
真心不真心,當然見仁見智。不過,在一起的兩個人,除了需要共同的價值觀,更需要同步成長。
什麼是「同步成長」呢?
舉例來說,一對同齡的大學情侶,男方畢業後去當兵、女方畢業後去當OL。女方在職場菜比巴、每天被長官釘到天花板、還被賤人陷害,男方因為他還沒開始上班,無法提供女方解決之道,甚至更嚴重的,他完全無法同理女方感受,雙方也沒有調整適應彼此,就會造成關係中的不滿足,導致戀情在當兵階段就GG。

說回故事裡的子媛。
子媛是所謂的尼特族(NEET,指未升學、未就業、未參加就業輔導的人),沒上班、衣食無虞,每天關注的是奢華時尚、高級餐飲,活得像個上流人士,但所花的錢沒有一分是自己賺的;反觀克桓,每天在股海中殺進殺出,超高強度高壓的交易員工作、以及職場宿敵書銘的虎視眈眈……這些,都不是子媛每天送點心到公司探班,就能輕易理解的世界。
克桓的成長步調,子媛始終無法跟上。
所以也不難推想,當克桓因子媛的「關說」、被「保送升官」,子媛會完全錯愕,不理解克桓為何生氣?從她的角度來看,她不過是一直在做她認為「該做的事」罷了。
最後,我想為子媛這個角色說幾句話。
在《我們不能是朋友》中,子媛是與原著設定差異最大的角色,當然其中有許多考量,無論是大眾觀感(是的我們雖不倫,但也不倫得很保守)、維護克桓形象(讓他渣得不被討厭)等考量,導致子媛一開始出場就不是那麼討喜,不過,飾演子媛的夏若妍,儘管在相當有限的表演空間下,還是做出很棒的詮釋,希望她沒有因為飾演這角色,承受到觀眾過多的責罵。也期待後續看到子媛這個角色,能夠有所覺醒、成長!
如果你喜歡這齣電視劇,也可以在我的站上閱讀《我們不能是朋友》原著小說,或購書支持原創IP哦!
反复回看我们不能是朋友已经一年多了,您写的剧本着实令人爱不释手,将现实刻画得淋漓尽致,今夜悄然间发现了您的网站!拜读了作品和散文随笔等,受益匪浅,您的真诚与热切更是打动了读者的心❤️!希望阿亚梅编剧老师之后还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!一定会继续大力支持
謝謝您。距離這個故事播出也一年多了,還能讓觀眾朋友記得、喜愛,真心感恩自己受到創作之神眷顧。我會繼續努力的,日後必定能在其他故事中再相見:)